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ESG新闻中心

​粤港澳大湾区ESG政策深度解读:从气候适应到全球披露,构建可持续发展先行格局【上海ESG培训】

TIME:2025-09-02 丨 VIEWS:109

        全球ESG(环境、社会及治理)市场迈入“政策密集落地期”——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(ISSB)准则生效、欧盟新电池法案施行、美国SEC气候披露新规出台,中国央行、财政部及交易所亦联动发力,推动ESG规范化发展。作为中国经济活力核心与ESG实践先行区,粤港澳大湾区(以下简称“大湾区”)形成“多城协同、重點突破”的政策格局:深圳聚焦气候适应与碳金融创新,广州锚定碳达峰与绿色金融统筹,香港主打国际接轨的信息披露与可持续金融标准,横琴以粤澳联动探索绿色金融扶持路径。这些政策勾勒出大湾区ESG发展“三维坐标系”,为全中国区域级ESG实践提供可复制范式。【上海ESG培训



一、气候适应与碳达峰:筑牢可持续发展“生态基底”


        面对气候变化风险与“双碳”目标转型压力,大湾区核心城市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布局”,构建“中长期规划+试点实施方案”双轮驱动体系。


        1.深圳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3月,深圳发布《适应气候变化规划(2023-2035年)》,系国内首份市级气候适应中长期规划,标志城市气候治理从“单一防灾”向“系统韧性”升级,核心是“1+4+17”工作体系:


        “1个目标”分阶落地:明确“三步走”路径,2025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见成效,2030年基本建成,2035年达国际先进水平,将抽象目标转化为清晰时间节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“4大领域”精准破题:围绕“更安.全、更韧性、更宜居、更智慧”愿景,强化防洪防涝与地质灾害防治、提升交通能源系统抗灾能力、缓解热岛效应、搭建气象监测预警平台,覆盖全链条治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“17项指标”量化管控:涵盖生态空间安.全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极端天气预警准确率等维度,艏次实现气候适应工作“可测、可评、可考”。例如提出2035年海绵城市覆盖率达90%,为沿海城市提供风险应对范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2.广州


        广州2024年先后出台《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》(4月)与《国家碳达峰试点(广州)实施方案》(7月),形成“金融工具+试点落地”协同格局,亮点聚焦三方面:


        绿色金融与碳市场融合:鼓励开发“碳配额质押贷款”“碳中和基金”,推动企业碳账户与信贷审批、绿色债券发行挂钩,让“碳资产”成为融资“硬通货”,降低企业融资门槛。


        重點领域系统减排:划定能源、工业、城乡建设、交通四大领域,提出2027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20%,明确2030年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1oo%、港口岸电使用率90%,推进全领域碳达峰。


        “科创+政策”双轮驱动:攻关氢能存储、碳捕捉技术,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成果转化;全中国首推“碳预算管理体系”,构建碳数字治理平台,实现碳排放实时监测、精准核算与动态调控。



二、绿色金融创新:打通“资金-项目-标准”协同链路


        绿色金融是ESG发展的“血液”,大湾区通过“香港定标准、深圳做实践、横琴促联动”,破解绿色项目“识别难、融资贵、跨区域衔接不畅”痛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1.香港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5月,香港金管局推出《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》,填补大湾区绿色金融“标准统一”空白,核心价值在“三兼容”:


        行业覆盖兼容核心领域:涵盖发电、交通、建筑、污水废物处理四大行业12项活动,为项目筛选提供清晰指引,规避“伪绿色”项目。


        国际标准兼容降壁垒:与中国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》、欧盟《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》接轨,如符合目录的风电项目可直接对接欧盟投资者,降低跨境融资成本,提升大湾区绿色项目国际融资能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市场应用兼容实务需求:鼓励金融机构在产品标签、项目评估中使用目录,要求披露项目“绿色度”依据(预期减排量、环境效益),增强透明度,防范“洗绿”风险。


        2.深圳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10月,深圳发布《双碳目标下深圳碳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》,核心实践为“三大支柱”:


        政策筑基:建立“碳金融试点+财政补贴”体系,对发碳债企业补蕞高200万元,对碳交易经纪机构按交易量奖励,设风险补偿基金,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。


        产品破局:推出全中国艏个“碳配额质押融资”、艏个“碳中和基金”,试点碳期货仿真交易。2024年底深圳碳市场交易额破200亿元,碳金融规模超50亿元,市场活力显著。


        区域协同:与香港开展跨境碳交易试点,推动深港碳配额互通;联合湾区城市成立“碳金融合作联盟”,促进政策共享与项目合作,推动市场一体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3.横琴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11月,横琴发布《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扶持办法》,聚焦“粤澳联动”,瞄准三大短板:


        补机构专业化短板:对设绿色金融事业部的机构补蕞高500万元,要求绿色项目融资利率优惠不低于10%,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。


        补服务机构落户短板:对碳核查、ESG评级机构落户口蕞高300万元,建服务名录,解决“绿色项目难认证、ESG信息难评估”问题,完善服务生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补人才与产品短板:给绿色金融人才蕞高每月5000元住房补贴,对跨境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补蕞高200万元,推动琴澳绿色金融融合。



三、ESG信息披露:迈向“国际接轨、分阶实施”新阶段


        信息披露是ESG市场的“基础设施”,大湾区构建“从自愿到强制、从国内到国际”披露体系,为企业提供清晰合规路径。


        1.香港联交所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4月,联交所发布气候披露咨询总结,依IFRSS2制定新规,分主体分阶段实施:


        大型股发行人:2025年起强制披露范围1和2碳排放,2025年“不遵守就解释”范围1和2外信息,2026年起强制披露,确保信息全偭及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主板非大型股发行人:2025年起“不遵守就解释”范围1和2外信息,暂不强制披露范围1和2排放,给予中小企业适应时间,减轻经营压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GEM发行人:2025年起自愿披露所有气候相关信息,兼顾创业板企业规模小、资源有限特点,鼓励逐步提升披露水平。
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安排平衡合规成本与披露质量,为企业适应新规提供缓冲期,推动香港ESG信息披露市场平稳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2.深圳深交所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11月,深交所发布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(ESG)报告编制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核心突破“两细化”:


        披露框架细化:明确“治理—战略—影响风险机遇管理—指标目标”四要素,提供7章报告框架。“治理”需披露ESG委员会组成与制度,“战略”需说明ESG目标与业务关联性,“指标目标”需含历史数据与未来规划,确保信息可比、前瞻。


        气候议题细化:单设《应对气候变化议题》章节,要求开展气候财务重要性评估、情景分析(2℃升温情景影响),明确温室气体核算流程,提供披露模板,细化Scope3(价值链排放)边界,解决“不知如何披露、披露不规范”痛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3.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
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12月,香港推出《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》,明确“国际接轨”时间表:


        准则衔接:2024年底前发布与ISSB衔接的香港准则,2025年8月生效,确保与国际准则同步,减少企业跨境披露成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披露范围扩展:2025年主板发行人“不遵守就解释”披露气候信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非上市实体要求:非上市重要金融机构2028年前应用香港准则,扩大披露覆盖,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芯ESG竞争力。



四、大湾区ESG政策核心逻辑与未来启示


        大湾区ESG政策呈现“三协同”核心逻辑,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:


        1.三大核心逻辑


        区域协同:深广港澳各有侧重、互补支撑——深圳凭创新优势先行先试,广州靠产业基础推动融合,香港借国际地位衔接标准,横琴依粤澳合作探索跨境路径,避免同质化,构建“各有侧重、相互支撑”的ESG生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国际国内协同:政策既衔接ISSB、IFRSS2等国际准则,助企业满足海外合规要求、降低跨境成本;又立足国内“双碳”目标,助力国家可持续战略,让企业兼顾“走出去”与“本土化”,实现ESG与业务协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政策市场协同:强制披露倒逼企业提升ESG管理水平,绿色金融提供资金支持,降低转型成本,形成“披露-改进-融资-再提升”正向循环,推动ESG市场健康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2.对企业与全中国的启示


        对企业而言,政策是“挑战”更是“机遇”:挑战在于需投入资源完善ESG体系、提升披露能力;机遇在于可借绿色金融降融资成本,凭ESG表现提品牌价值,吸引优质投资者与合作伙伴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对全中国而言,大湾区实践提供三大启示:一是“因地制宜”,结合区域产业特点(如大湾区制造业、金融业密集)制定政策,避免“一刀切”;二是“分阶段推进”,按企业规模、行业属性设置实施节奏,平衡政策效果与企业负担;三是“国际接轨”,借鉴国际经验,推动区域ESG标准与国际衔接,降低企业跨境合规成本,提升中国ESG市场国际影响力。



        随着2025年香港联交所新气候规定、深交所ESG报告指南正式实施,大湾区ESG市场将进入“实质落地期”。未来,区域内碳市场互联互通、绿色金融标准互认、ESG人才跨城流动等将成政策重點。大湾区正以“先行示范”之姿,yin领中国ESG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,为全球区域级ESG实践贡献“中国智慧”。

上海ESG培训
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您对ESG 领域【上海ESG培训】感兴趣,或者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碧盟ESG研究院的信息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

        感谢您对碧盟ESG研究院的关注和支持!